產品價值 = (新體驗 – 舊體驗)- 換用成本
這是俞軍老師這兩年提的一個產品價值公式。于是,我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于如何提升新體驗、降低換用成本的討論,今天,我想換一個視角,聊聊如何提升換用成本,相信每個不想被別人替代的產品都想知道。
本質就是把用戶鎖定。
先說單用戶鎖定,最容易想到的,是提升產品本身的粘性,讓用戶在產品上留下點什么,對產品本身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賴。
比如,留個人數(shù)據,輸入法可以記住你經常打的一些詞組,如果你注冊了,還可以把數(shù)據留在云上,漫游到各個端。而Apple通過一組產品——電腦、手機、手表等等,讓你的數(shù)據還互相產生了關聯(lián),鎖得更死。
再如,留認知記憶,可口可樂這樣的產品,讓你記住了運動過后,大汗淋漓的時候,易拉罐拉環(huán)一開那“biu”的一聲,和之后大口“頓頓頓頓~~~嗝~~~”的爽快(雖然可能不太健康),這需要長期的品牌建設,對認知的植入,讓你產生習慣,時不時總想喝一罐。
又如,留用戶關系,這屬于下一類——
更牛逼的產品,用戶間鎖定。
最常見的是社交類產品,你還在用某個體驗很一般的社區(qū),是因為你在那里認識了一幫人,大家互相成為了留下來的理由,這種是情感的鎖定(當然,做的特別好的產品,你可以對產品本身產生類似的情感鏈接,如星巴克?)。
而另一種更有意思,是設法讓產品的多種用戶角色之間,產生一種利益的鎖定,做出一個價值網絡(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),你要換,就會有損失,舉幾個例子說明。
微軟的PowerPoint,有人覺得換用Keynote更好,但你做好了文檔,可能會碰到“接收文檔的客戶打不開”、“演示電腦顯示有問題”等麻煩,于是,工具類產品也能產生鎖定。
淘寶上,賣家能方便的找到很多賣家服務商,需要客服、店鋪裝修、倉儲、IT系統(tǒng)……都很方便,而服務商也能很方便的找到海量的潛在客戶,交易平臺產生了鎖定(當然,所有的供需平臺都有類似的效應,這也是為什么產品經理都想做出平臺相的產品,因為壁壘確實高)。
某學術文章下載的數(shù)據庫,一開始讓高校很便宜的使用,然后老師學生做科研都對它產生了依賴,不僅僅自己平時下載文章,而是學生寫畢業(yè)論文的時候,老師習慣性的說“你去那個數(shù)據庫上多載點文章看看”,老師要評職稱的時候,某委員會要去“查查你在哪些重要期刊發(fā)了哪些論文”,甚至學校里還有一些老師以“培訓如何使用這個數(shù)據庫”為生,這時候,怎么漲價,高校也得繼續(xù)用了。
如果你能把以上的一些操作用到自己的產品里,就能讓用戶產生“路徑依賴”(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,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,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,并讓你輕易走不出去),于是,新產品想要替代你,就必須創(chuàng)造多得多的新體驗。
嗯,人們經常低估“換用成本”,乃至被綁架都無能為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