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運營本身并沒有那么多太高深莫測的道理,甚至有很多聰明的初學者,文章看多了,也能說一大通。甚至我的ppt,我也相信很多人拿到了也能講的不錯,但如果做起來,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了。今天講用戶運營的本質(zhì)之一,也就是幫助用戶培養(yǎng)一種習慣。
運營人員要學會制定規(guī)則,規(guī)則本身就是培養(yǎng)習慣的一種手段,說白了就是設定一種玩法,你帶著用戶去玩。這樣,你定了各種規(guī)則,無論是產(chǎn)品規(guī)則還是運營規(guī)則,按照在你給定的規(guī)則范圍之內(nèi)玩,慢慢的,熟悉這個玩法的人越來越多,接受的人越來越多,他們會告訴更多的人,這么玩下去,就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,這就是習慣,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,這種習慣很容易被快速傳染,所以好的產(chǎn)品總能吸引更多的用戶。
習慣是需要被引導的,一個公司的任何一個人,都可能成為布道者。
下面,我講下如何引導和培養(yǎng)用戶的習慣:
運營人員每天、每周、每月、每半年、每一年的某些運營行為,應該被固化記住是某些行為,我指的是一些能夠被用戶記住、形成獨特的個性或者特色的行為,而不是所有行為。這取決于每個運營人員對工作細節(jié)的理解,能否把這些工作篩選出來,梳理和總結(jié)出一些固定的模式和討論,而不是過于沉溺于解決大量繁瑣的工作細節(jié)。
另外,所謂固化,只是固定一些基本的模式、思路、規(guī)律和方法,而不是絕對固化,那樣會框死自己。
我舉兩個這樣的例子:
1、活動運營
無論是線上活動,還是線下活動,活動運營的頻次和基本的模式、大方向都應該是被固化掉的,而不是毫無規(guī)律可循,讓用戶摸不到頭腦。
比如每周一個,每兩周一個,還是每月一個,即使開始的效果不一定好,慢慢積累你的目標用戶,到了固定的時間,就知道來參與活動。
需要注意的是,第一,活動太頻繁一定是不靠譜的,每天一個再牛逼的運營人員也做不到,把自己耗死的同時,用戶也被你玩死了。一般7-10天一個,相對比較適中。大活動的周期會更長。第二,活動的內(nèi)容和花樣是需要推陳出新的,每次都需要思考如何在上次的基礎上還能做的更好,否則活動就水了。所謂優(yōu)化,往往都是在細節(jié)上優(yōu)化的空間更大,而不是創(chuàng)意。第三,活動的形式和主題可選擇性往往都有很大的自由度,運營人員需要找到最適合這個平臺的用戶屬性的活動類型。
2、運營人員的某些工作習慣
運營人員的常規(guī)工作所占的比重是比較大的,像每天在用戶身上花費的時間、早上來公司做的第一件事、每周做幾次活動、每月何時公布管理員考核情況,等等等,很多時間的時間點都是可以固定時間,做到準時的。
固定的好處,用戶習慣了之后,每到那個時間,自然有所期許。舉個例子,很多做微博運營的都有感觸,很多運營人員都在做“早安心語”這樣內(nèi)容,每天基本某個固定點前后發(fā)出來,包括周末,一直這么堅持下去,如果有一天間斷了,就有用戶來問你“你今天怎么沒發(fā)???”我之前也試過,比如每天固定點去群里問早安,慢慢地,大家就都知道了,很多用戶就專門等在那個點抓我。還有一個例子,大家更清楚,就是編輯工作都會規(guī)則在某個點開始更新,比如早上8點半,慢慢用戶就都知道那個點有新內(nèi)容了,自然來看的人就多了。
這就好像我之前有個同學追一個女生,天天給人家打電話,每天都是某個點打,打了幾個月之后,突然不打了,女生熬了幾天終于熬不住了,就主動給他打電話了,然后倆人就成了。其實搞定用戶,有時候跟追女生的原則差不多。
盡量的讓自己的基本工作習慣好一些,對于用戶而已,會更容易適應,慢慢地,他們也能知道你的為人怎樣,甚至能感受到你工作之外的一些人格魅力。千萬不要每天、每周的工作毫無規(guī)律,用戶完全搞不懂你。我覺得作為運營人員,一定要用好這個規(guī)則,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。
很多人總想去嘗試新東西、高深的東西,須知運營工作從來都是入門淺、深鉆難,沒有每天不斷的重復練習,怎么可能找到簡單的捷徑?運營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那么高深,只是眼高手低的人實在太多,很多人動不動就是“我都做過了”、“這么簡單,還用做么”“太沒技術(shù)含量了”“我全都會了”,這種人往往就是做不好。
很多人都知道貓撲當年包裝過很多網(wǎng)絡紅人,有很多大家也都認識,其實只是那幾個最出名的被大家看到了,卻不知道我們之前在貓撲的時候,每周都會做這種工作,其實很多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能火,更不知道能火到那種程度,一年做了幾百個,大部分都淹沒了,偶爾幾個紅了的,被大家記住了。這種工作做的多了,每天從幾千個帖子里面找出最好的內(nèi)容,只能靠直覺來判斷,說白了就是條件反射。
杜蕾斯的微博營銷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,很多熱點事件的借勢,都有著獨辟蹊徑的思路和角度。很多時候,一旦某個熱點出現(xiàn),大家都習慣了去看一下杜蕾斯微博是作何反應的。2010年杜蕾斯微博開始開始運營的時候,也不是這樣的,只是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摸索,形成了這種獨特的套路和玩法,而被大家所熟知、認可和推崇,形成了條件反射而已。
這說的是細節(jié)。細節(jié)決定成敗,運營人員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細節(jié)。一個聰明的運營人員,是可以從很多微小的細節(jié)里嗅出感覺的。
其實運營本身并沒有那么難,你付出的多,收獲的自然就多。運營能力的強弱,與智商有關系,但絕對不完全取決于智商,很多看似精明的人,卻每天開會、磨嘴皮子的時間比做事的時間還多,小事看不上,不屑做,大事自然無從做起。這聰明與否,其實細節(jié)的處理更加關鍵。
既然做這塊業(yè)務,就應該熟悉業(yè)務,在熟悉業(yè)務的過程中,對細節(jié)的極致追求應該是孜孜不倦的,而熟悉只是第一步,形成習慣、爛熟于心是第二步。很多坑兒啊,坎兒的,都必須去蹚的,這里面細節(jié)非常多,絕對不能偷懶,否則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弊關系。比如逗號該用英文逗號,還是中文逗號,我都一直都會摳的。有幾個常見的詞,“登錄”而不是“登陸”,“帖子”而不是“貼子”,這種細節(jié)從來都不會寫錯。我做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的時候,我做的原型基本上都是高保真的,為的就是讓技術(shù)、運營、老板們看起來更方便。我一直覺得,優(yōu)秀的品質(zhì)應該是植根在骨子里的,這本身就是一種習慣。
引導用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這個過程中從來不缺少變數(shù),任何一家公司,運營模式都不可能完全一樣,也從來沒有一個百試百靈的模式,你去哪都能管用。實事上,你進入一個新的公司,新的領域,人家走過的彎路,你一樣也得走,想躲也躲不過,頂多行業(yè)漸漸透明,后來者速度越來越快而已。這個年頭從來不缺聰明人,想法多的人多的是,想法再好,沒有實際行動,永遠都是零。
經(jīng)驗只代表過去,會增加你成功的概率,但不代表經(jīng)驗就是萬能的。所謂趟路,就是你最好親自走一遭,把基本的門道摸清楚,這樣你可以收放自如。
運營人員的動手能力非常重要,很多人喜歡開會做決策,有一點這些年我比較欣慰,很多時候,別人還在開會討論ABCDE五種方案哪個是正確的時候,我已經(jīng)用實踐證明完了ABCD是走不通的,只有E可行了,這就是區(qū)別。
一個好的運營人員,堅持絕對是一種優(yōu)秀的品質(zhì),尤其是在當前如此浮躁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環(huán)境里。
很多運營方法,并不是短期就能見效的,需要經(jīng)過實踐才能驗證出來,道理很簡單,過程則非常難以煎熬,尤其是當你面對公司、領導的質(zhì)疑的時候。一個平臺之所以長久,最根本的是用戶文化,而用戶文化的形成,運營人員的“干預”其實都在很程度上起到了關鍵作用。據(jù)說知乎最早推點贊功能的時候,很多運營小女孩吃飯的時候都在給用戶的好回答點贊,有些都被折騰的絕經(jīng)了,絕經(jīng)了?。?/span>
引導用戶,一定不是一個短期行為,說的直白點,其實就是給用戶洗腦,關鍵不是讓一個兩個用戶按照你預期的來,而是讓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人,跟你的想法達成一致,這就非常難了。很多人壓根就不敢去嘗試,而很多人即使知道可行,他也不會去嘗試,因為覺得麻煩,他想走捷徑。
所以,集大成者,永遠是少數(shù)人。而當你堅持到最后,證明你的思路是正確的,“撥開云霧見天日,守得云開見月明”的時候,你雖欣喜,當然別人也不能體會到你過程中的苦澀的。堅持,本身就是一種成功!